青少年的身体的发育,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种族、遗传、地理气候条件、生活习惯、卫生条件、营养状况及伤病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多少等。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两大类。研究表明,孩子身体的高矮,约60%取决于父母的遗传因素。而按科学的方法抚育孩子可使孩子的身体更加健康。这说明先天不足可以后天来弥补。一般说,人到20~25岁就不再发育了,而在这段年龄之前,供给足够的营养,即各种儿童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素,可促进孩子的身体的发育。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是儿童生长发育的最佳“建筑材料”,成人每天约需要蛋白质80克,儿童相对需要更高些,不仅要保证蛋白质的数量,还要讲究质量。动物性食品,如鱼、肉、蛋、奶类所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齐全,营养价值高,应保证供给和需要。大豆的蛋白质也很优良,也应给儿童多吃豆腐和豆类制品。
供给丰富的钙质: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钙600毫克,小学生需要800毫克,中学生需要1200毫克。如果食物中钙的供给不足,婴幼儿就会发生软骨病,学龄儿童就会长不高。
少吃糖:糖吃多了易影响孩子的食欲。进食量减少,势必影响营养素的吸收。而且糖在体内代谢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和乳酸增多,需要碱性的钙来中和,钙的消耗量增加,必然影响骨骼的生长。
吃好早餐:早餐要吃饱吃好,因为孩子如果不吃早餐,机体为了供给上课用脑及活动的能量消耗都得动用体内储备的蛋白质,这就好比釜底抽薪。长此下去,孩子就会因缺乏蛋白质而影响生长发育及身高。
此外,还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灵的创伤、精神紧张、情绪压抑,都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影响生长发育和身高增长,故应消除和避免,应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幸福的成长环境。
专家建议:想要增高一定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包括科学的饮食和合理的运动锻炼。但是,无论是运动增高,还是饮食增高,都只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要想增高,还需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及时的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增高方案。
|